提琴与弓之关系  


提琴与弓是什么关系?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它们之间好像没有关系。更准确地说是极少有人懂得它们之间的关系。拉琴的是这样,  做琴做弓的更是这样。据我的亲身经历,  去做琴的地方看琴,  相上把琴想试试声音,  那做琴师傅往往递过来一根蛇型木棍,  那木棍上稀稀啦啦掉着三根发黄的毛。而如果去做弓的地方看弓子,  瞄中把弓想试试演奏性能,  那做弓师傅能递给你一把挂有三根松松散散琴弦的提琴的话,  那已经算是很客气的了。  

其实,  连我这个从小学琴的人来说,  对琴与弓的关系的认识,  都是在我从挪威大学院研究完提琴音响学以后才开始的。事情发生在1993年,  那是我拉琴达到自己水平登峰造极的时期。当时我拥有一把古意大利提琴,  和一把我的制弓师傅艾兹乐(比利时)根据我拉琴的风格专门为我制作的弓子。当时拉琴,  觉得拉每一个音,  都像小石子敲打在橡皮上弹回来。那感觉,  过瘾极了。当时我的心情是,  一辈子有这一套琴弓,  算是没有白活,  到死什么都不做也都够了。也许正是这种过早的自我满足得罪了上帝,  所以就在那一年,  上帝安排了个小偷在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后面等着我,  等我停好车去吃饭的时候把我的心肝宝贝连同宝马车一起偷走了。那以后我走遍了世界上无数的琴店,想找一把拉起来声音像小石子敲打在橡皮上弹回来感觉的琴。可是,  那样的琴终于没有出现。1994年我参加了美国的小提琴修复夏日工作室。从全世界来了20多名经验丰富的提琴制作师和修复师。我们的师傅是尼果果松,  一位80多岁高龄的提琴制作和修复专家,  当时美国小提琴制作协会的主席。(那是他最后一期工作室,  之后不久过世)  就是在那个工作室里,  我从担任我们琴弓修复的师傅Yang    Quin  (纽约有名的琴弓制作师)那里找到一把弓子。用那把弓子,  我惊讶地发现,  几乎拉什么样的琴,  声音都有像小石子敲打在橡皮上弹回来的感觉。那使我意识到,  拉出那种感觉的声音的不是琴,  而是弓子。而更让我吃惊的是,  同一把琴,  用别的弓拉威尼奥夫斯基的蜘蛛舞的时候,  我会觉得自己的左手很笨,  而用他那支弓子拉,我的左手突然灵巧得飞了起来。当我嘚嘚唆唆问他那支弓子How  much  (多少钱)的时候,他的回答却是Make  one  you  like  by  yourself  (你自己做一支自己喜欢的吧)。我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把精力从做琴转向做弓子的。同时,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有意研究琴与弓子的关系。  

十几年过去了,对于琴与弓的关系,让我觉得越研究越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打个无可奈何的比方,就像媒婆做亲一样,是龙配龙凤配凤,还是打屁虫配亨亨;或者是男才女貌,要不是俊男靓女……而实际生活中,每一对夫妻都有他们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特殊的理由和原因。那么,人配对,解释不了总可以用一个“缘分”来了事。而对琴与弓的关系呢?却不是可以用缘分来敷衍的。如果硬要泛泛而谈的话,琴与弓的关系,就有些像一个家庭内夫妻的关系。协调,是夫妻和睦的关键。两个人都厉害,那就是那些天天吵架的家庭,两个人都唯唯喏喏,那就是那些没有出息的家庭;一样一个,或者厉害唯喏的角色轮流来,那样的家庭才和睦相处,生气勃勃。说到这里让我想起我们中国的推拿按摩。客人硬的时候按摩师要软进,而等客人软下来,按摩师傅才可硬进。否则,不是伤着客人,就是没有效果。还有,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你遇上个比自己强的对象,你会觉得自己一下子弱了下来。而相反,如果你遇上个弱的对象,你会觉得自己一下子强了起来。所以,人的自我强弱感觉,也是相对的、由比较而产生的。琴与弓的关系也是如此。一把发音比较迟钝,也就是我们说的发音硬,或者说发音比较难的琴(做琴的材料过硬、板做得太厚、琴马太高、指板太翘、弦枕太高、音拄顶得太紧、使用纲丝弦等等都可能造成发音迟钝、太硬或者发音难)  这样的琴一般被我们称为“强”的琴。而悲剧就在于一般人都以为,强的琴就要配一把强(硬)的弓子。好啦,这样一配我们就有热闹看了。那等于在本来就发不出声音的喉咙上再掐脖子,出来的除了沙沙的噪音,还能是什么?    所以说,这样的琴应该配一把弹性好的轻弓子,发出的声音才能圆润而有弹性。相反,如果是一把弱琴,也就是发音敏感松弛、低音欠厚的琴,则配一把偏硬偏重的弓子。  

总之,不要把弓子当附属品,它和你老婆一样是家庭重要的一半(如果不比一半还多一点的话)。你说你不怕老婆,那你一定不是一个十分幸福的男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弓子,其实比找到适合自己的琴更难,更重要。当然,老婆们也应该记住,什么样的弓子拉出什么样的声音,老公是否有出息有作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婆的素质、以及老婆对老公的调教。  

十几年来,虽然我对琴与弓的关系,是越研究越觉得深奥,而它给我的生意确实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和利益。我不知道能不能让我吹吹牛,也许没有卖琴的能像我一样卖掉那么多的弓子;同样,也许没有卖弓的能像我一样卖掉那么多的琴。我在这里只举两三例:  在我的日本名古屋店里,有一位叫大桥的有名爵士小提琴家顾客。他那天是来换弓毛的。我看过他的琴,把精心挑选的一把法国名弓子  Vuillaume,用很随意的样子摆在玻璃桌上。半小时后,弓毛换好,可大桥先生还在拉琴。  一个小时过去了,他还在拉琴,并用自己刚装好弓毛的弓子反复做比较。一个半小时后,大桥先生出去了一躺。但半小时后他又回来了。于是,那支法国名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我玻璃桌上堆放着350张一万日圆的纸币(折合人民的币21万  )。另一位顾客是音乐学院的女学生叫柴木。她经常到我琴店来换弓毛。她拥有一把法国名弓Sartory。那弓柔软弹性好却不失强度,可惜跟她的琴不配。我等到一个她找我调整琴声音的机会,借给她一把意大利琴(当然是经过我精心挑选,适合她和她的弓子的琴)。一周后小姑娘来电话问我那琴能不能多借几天。几天变成几个月。到最后,那小姑娘带着父亲来见我,  还给我的不是琴,而是10000000  (别数了,是一千万日圆,折合人民币60万吧)。最后,讲一个动人故事。岩石姑娘3岁开始学琴,但到11岁换成4/4的成人琴的时候就戒掉了。见到我的时候她刚好12岁,已经有一年没有碰琴了。我看过她的琴和弓,发现不但琴与弓不搭配,那把琴也极其不适合她。于是我为她选了一套适合她的琴和弓(一把奥地利小提琴和一把英国Hill  &  Sons弓,一共450万日圆,折合人民的币27万)。一年后,她带着这套琴去美国波士顿留学。几年后她考入世界第一的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两年后国际比赛第二名。四年后毕业又考入朱利亚音乐学院大学院,多次与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合作,一直活跃在舞台上。直到今天,她仍然双手捧着十年前我给她选择的那对宝贝:  那把奥地利小提琴和那把英国Hill  &  Sons弓,并表示要永远拥有下去。她给我的来信中说:  “是你,丹尼,改变了我的人生。”  你不知道当我看到这样的句子时,是多么的高兴和充实。是啊,我以我的研究和劳动改变了一些人的人生,同时为自己创造了经济利益。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啊。能不高兴,不充实,能没有成就感吗!如果你同意的话,请允许我停下笔得意几秒钟。当然,这样的故事,要讲的话还有很多。但是,我宁可选择不讲,而用自己的研究和辛勤劳动,制造更多更动人的故事。 

好啦,让我告诉卖琴的同行们,舍点血本买三到五根好弓子,准备好五六个不同的松香;卖弓的同行们也要舍点血本买三到五把好琴,装上不同的琴弦以对付不同的顾客。相信我,这对你们卖琴卖弓都是极其有帮助,你会得到极好的回报的。弄不好,连琴连弓一起卖掉也是不奇怪的。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是,我要告诉拉琴的朋友们,如果去买琴,    走进店里没有几把好弓子;或者去买弓,走进店里没有几把像样的琴;还有就是那琴店老板自己在琴上耍不出几弓子,一开口就吹牛说自己的琴如何如何卖得好,看你要走马上降价给你打折扣,或者叫你带朋友来买琴给你拿回扣。那说明那店老板根本就不热爱提琴,当然更不热爱你,以及你介绍去买琴的所有朋友。你和你的朋友在他的眼睛里,除开一张张人民的币以外,什么都不是。你能指望在这种地方找到陪伴你终身的好对象吗?    还有,无论去看琴或者看弓,最好都要带上自己的琴和弓子。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比较是非常重要的,找琴找弓子和找对像一样,第一印象还有周围的环境往往都是极其具有欺骗性的。只有把对像带到家里,单独在一起呆上一段时间,才能真正了解对方的特点以及好坏之处。和搞对象不同的是,与琴与弓分手,是不会伤害对方感情的。所以,试婚不行,试琴试弓是可以的。只要条件允许,交了钱,跟琴店老板讲好一周内可以交换,是极其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