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篇 

拉琴的(英文叫player)操起一把琴就听声音;做琴的(Maker)抓住一把琴就看木工;卖琴的(Dealer)捧起一把琴就看商标。 

拉琴的 
拉琴的一般只要听声音,当然背面的几块虎纹是要看一看的,其他的,大概就看不去什么名堂了(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拿起琴就看虎纹的人,大概是个对琴还懂得不够透彻的内行)。对于拉琴的人来说,琴做了就是为了出好声音,换言之,声音决定琴的价值,声音好,就立刻断言“这是一把好琴,一定很贵。”相反,声音不好,就“这把琴不怎么样,一钱不值”。也就是说,一把拉出破锣般声音的世界名琴,却价值连城,对于演奏家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做琴的 
而做琴的(做弓子的更是如此),大多数的人力气都使在做工上:琴头、镶线、边角、弧度、油漆etc;或者弓头、骨片、尾库、尾库槽、装配etc。对于制作师傅们来说,他们的制作艺术是最伟大的,是做琴做弓的主要目的,而声音或者演奏性能,只是个附带的东西。换言之,对于做琴的,琴首先是看的,其次才是拉的。我认识一位世界著名的提琴制作家,他就亲口对我说过:“I  make  good  violins,  you  people  go  make  good  sound.”(我做好琴,你们(演奏家)去做好声音吧。”由于我的演奏背景,我是特别注重声音的人。为这个,常有制作同行们感到困惑。他们见我反复试声音,往往会不耐烦地对我说:“Why  bother  so  much?  Sound,thant’s  their  problem.”(烦什么烦?声音,那是他们(演奏家们)的问题。”记得我在美国New  Hampshire  University  学习法国传统制弓法的时候,一位做弓的同事讲到有一位演奏家拿着他做的Peccatte式样的弓子找他,请他把马尾库接触拇指的部位弄得圆一点(Peccatte式样的马尾库很尖锐,直接顶在上面拇指会痛),他气得咆哮起来:“那怎么行,就是你的手流血,我也不会改的,因为那是Peccatte。”对于做弓子的人来说,Peccatte就是直角的,圆了就不是Peccatte、就不是传统、不是艺术了。我想,如果有哪位演奏家要把提琴的f孔再挖大一些,也同样会让做琴的暴跳如雷的。其实,我最能理解双方的立场。换了我,就不会把Peccatte式样的弓子卖给那位客人,而换成Sartory式样的弓子就行了,因为Sartory式样的马尾库的那个部位是椭圆的。 

卖琴的 
虽然卖琴的一般都有些拉琴或者做琴的底子,但一但真正成为专业卖琴的,比起做工尤其是声音来,就更看重琴的制作者以及真实性。新琴是比较好弄的,一般在购入的价格上翻上一倍或者两倍(卖琴的开支很大,比做琴的开支大得多,店铺、员工、中介费、消耗品以及商品积压等等,所以在买价上翻一倍是基本不挣钱的。)而老琴老弓子,就要看制作者的名字、国家、档次、商标的真实性、琴的状态、琴的每个部位是否是原装(琴主要看琴头、面背板、油漆,而弓子主要看弓杆是否有损伤、弓头是否曾经断裂修复过、马尾库、尾库螺帽等)。以上这些因素是给老琴和老弓子定价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根据。基本价位出来后,再听琴的声音,或弓子的演奏性能。根据声音和演奏性能,在价格上可做小幅度的调整。比如一把标价27000美金的法国琴,如果声音很好,可以标到29000美金,但如果声音真的很差,就只好标25000美金了。所以说,声音和演奏性能对价格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在这里再说一遍:有些专业提琴演奏家或教师,拿起一把琴,看看背面几条虎纹,一拉声音,就说:“这把琴值多少钱”,是一种比较业余的行为。提琴的价位不是拉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看出来的。 

在许多演奏家或者教师们看来,“琴”或者“弓子”,是他们身上的一部分。而做琴的却是一些虽应该尊重但什么都不懂木匠;卖琴的呢,一帮奸商。 

而对于做琴做弓子的师傅们来说,“琴”或者“弓子”,是他们的艺术作品,是他们的追求和自身的价值反应。拉琴的,是一群虽高深却不懂琴不懂弓子的艺人。 

而对于卖琴的人来说,“琴”或者“弓子”,是琴店橱窗里的内容、是琴店赖以生存的商品。做琴的是财富的来源,拉琴的更是财富的来源,都是需要好好相处的。至于琴做得好不好,或者拉得好不好,对老板来说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只要琴能卖出去,就行。 

拉琴的不懂做琴,做琴的不懂拉琴,卖琴的既不拉琴也不做琴。这便是提琴界奇怪而不感奇怪的现实。 

当然,我上面讲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的人,也是有不少的。所以我想跟人合作办一个“小提琴学”  培训,专门教演奏家们修琴调整声音;教老师们看琴看弓子学定价位;教做琴的修弓子学拉琴;教做弓子的修琴拉琴;教开店的拉琴做琴;教陪读生妈妈和提琴爱好者们琴购买知识和维护常识…… 


成丹 
于丹尼欧洲提琴上海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