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Re:海外媒体报道和评价丹尼
Name: 陈骏Date: 2010-06-29 07:20:14Email: Homepage: 
在日华人最大的文学沙龙“东洋镜”版主,在日华人著名写手陈骏笔下的丹尼: 

陈骏《认识九哥》 


  九哥是一个著名网人。虽然我是一只老网虫了,可是对于近在眼皮底下的九哥居然产生了疏忽。我想大概是他的网名太不引人注目吧,而且他时常穿上“成丹九哥”的马甲混迹于网上,我一度把他和一个叫九丹的合二为一了。及至某天无意之中读到九哥的一则自我推销的广告,才知道他是旅日挪威籍华人,才知道已经有台湾的优秀文学社把他的若干文字结集为《提琴夫人》出版了。好在网上从来是相见不恨晚的,几封邮件两个电话就算是认识了九哥。 

  九哥的大多数小说是带有颜色的。作为一个读者,我当然有足够的理由把九哥归于成人小说作者一族,因此我准备向在日华人谈谈九哥特“色”。关于这一点,九先生是这样辩解的:“如果你有空写文章谈九哥文章的特‘色’,那当然有你的自由和权利。但是,你是文人,一定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出我写‘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为‘性’往往最能揭露人的秉性。所以,我写的‘色’是作为剥去人类虚伪外装的武器。”我赶紧向九哥申明我还不算是文人,而且反应向来迟钝,所以一下子还没有看到本质的东西。后来又仔细品味了九哥的大作小作,倒也确实不象是说说故事而已。正如有读者说九哥的文章有“讲小故事论大道理”的特点。 

  我读九哥作品,是从《好莱坞月记》开始的。通俗易读,一口气长了不少关于美国的见识。接着又拜读了他的《开车游欧洲》,随着九哥的足迹和笔迹体会了欧洲的风情和人情。我对九哥说,如果你写的都是真实的话,你的经历太丰富了;如果是虚构的话,那么你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九哥不置可否没有直接回答我的说法。他只是说,我所有文章里的“我”“九哥”是一个艺术化文学化了的人物,虽然是以本人为模型,但决不是真正生活里“成丹”。可以说我文章里的“九哥”是中国人中的一个典型。如果把九哥的文章当成一面镜子,大家会读出更多的味道,得到更多的收益。看起来九哥还真是一个以假乱真的老手了。 

  出乎我意外的是,他是一个非常真诚直爽的人。第一次通话时他就很老实地坦白交代了他的生活现状以及和日本老婆们的故事。他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象他自我宣传的那样:“九哥人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好好活着,吃喝玩乐,生活得充实多彩。”好在陈某从来是一本不正经的,也就没大没小地和九哥开玩笑说,什么时候一定到名古屋去取真经。他显得十分热情地邀请我到他复数的家去作客。是谁说过的我忘记了,自嘲是幽默的一种境界。贯穿九哥文字中有一种近乎油腔滑调或者故弄玄虚的气息,因而他的文章可读性极强,我估计这是九哥倍受网民亲睐的看家本领。没想到九哥却自谦“打自己的嘴巴痛国人的灵魂”的手法,只不过是从相声艺术那里偷来的。 

  当然,以我向来比较挑剔的目光来看,九哥的作品中不可避免地流露着网络作品特有的随意和粗糙的痕迹。不过作为一个网络写手,能够短期内得到读者的认可,九哥是幸运的,这也证实着他的写作实力。九哥曾自叹“只是一个失意的提琴手,努力在文字上找条出路。”我听着九哥寄来的CD,我就想说,九哥拉的小提琴确实非常动听,可是即使拉得再好,也是人家的曲子;而每一段故事每一篇文章哪怕写得很差,无论长短不管深浅都是自己的东西。这是我要安慰九哥的话,也是我竭力把九哥推荐给中文导报读者的原因。 

  九哥一直自我标榜:“热爱学习热爱生活,逛荡过三十多个国家,游历过十八所大学。”这可绝对不是虚构的,他对我说今年5月要去好莱坞上学。九哥期待着有读者告诉他,“读九哥的文章有点象看卓别林的电影,让人笑在脸上哭在心里”。我也就自说自话代表读者期待他好莱坞之行能够给大家带来新的色彩和惊喜。不多说了,再说的话报社要收广告费了,而且引用了许多九哥语录,说不定下次见到九哥时他要问我分稿费了。反正九哥的文字除了已经正式出版的,都在网上挂着示众。九哥也会及时向中文导报的读者编写新的“九哥故事”。读者阅读了九哥的全部文字以后,一定会对九哥有更加具体和深刻的认识。 

Reply: Re:海外媒体报道和评价丹尼
Name: 杨文凯Date: 2010-06-30 06:12:50Email: Homepage: 
日本最大的华语报刊中文导报总编杨文凯,生动描述部分丹尼在日本的生活: 

日本多国籍华人家庭生活探微 

究竟国际化社会催出国际婚姻,还是国际婚姻促成国际化社会?解答这个问题的难度,丝毫不亚于理解“鸡与蛋”的故事。这个世界究竟是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莫衷一是,但鸡与蛋同时存在的事实,构成了世界的真相。 

在越来越国际化的社会中,国际婚姻已成为一道闪亮的风景。在日本,中日国际婚姻的数量已超过了华人之间的通婚率,成为在日华人婚姻的主体。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006年9月发表的最新《人口动态统计》显示:去年日本全国的国际婚姻件数达41481例,占全体新婚件数1/6强。其中,中国与日本人之间的国际婚姻新登录件数为12659例,不仅拔了日本国际婚姻件数的头筹,也远远超过了中国同胞之间的新婚件数。此外,中国人与第三国人在日结婚的案例也在逐年上升,成为国际化社会的新景观。 

国际婚姻增加的直接后果,就是两个甚至两个以上不同国籍的人走到一起,构成了形式多样的多国籍华人家庭。多国籍华人家庭的文化共处和生活融合,往往具有常人想象不到的悲喜剧色彩。如果说,国际化社会是时代的流行口号,是人类发展值得憧憬的方向,那么家庭内部的国际化,甚至是个人身份国际化,究竟带来了怎么样的生活场景和心理冲突,确乎让人备感兴趣。 

一、 一个生活在日本的挪威籍华人的自白 

居住在名古屋的成丹九哥,是一个典型的多国籍华人。他出生在中国湖南,1983年出国,漂泊海外凡23载,走遍世界30多个国家,现在的身份非常特殊。他身为中国血统,拥有挪威国籍,现持日本永住资格,又在英国登录,目前从事小提琴的制作、贩卖和维修工作。数年前,挪威国王访问日本,因现地挪威人很少,九哥有幸作为旅日挪威人的代表向国王表敬,令国王大喜。九哥后来把这段经历写成文章《我见到了挪威国王》,非常搞笑。象这种情节离奇的故事,只有在国际化社会里才会出现,但九哥的自我定位是“在日华人”。 

九哥的自画像,一言以蔽之“多”:名字多,国籍多,语言多,读的大学多,学的专业多,去的国家多,老婆多,孩子多,房子多,汽车多,生活阅历多。九哥把人生的最大目标设定为:除了自己好好活着,生活得充实多彩以外,力求从情感上和生活上照顾自己身边所有不同国籍、不同种族的女人和孩子们,以及与自己有关的其他人。他把这命名为九哥特色的国际主义。 

九哥原为中国公民,出国后曾取得澳大利亚国籍,后转赴北欧,改入挪威国籍,现持日本绿卡。由于挪威国民可以在欧洲任何国家定居,他选择了在英国登录,现在也是英国居民。这么多的身份,最大的好处是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自我身份认同的错位,也成为九哥旅居海外20余年挥之不去的烦恼。 

九哥结过N次婚,现有N个孩子。发妻为上海人,二任妻湖南人,三任挪威人,余者都是日本人。N个孩子,一个中国籍,一个挪威籍,其余都是日本籍,又分别姓喜藤、广田、奥村、河宫。作为多国籍的个人和多国籍家庭的父亲,九哥不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纯粹的日本人或挪威人,而是希望他们成为国际性人才。目前,日本生活安定,教育环境也不错,暂时定居。九哥认为孩子可以在满18岁后自己选择国籍,他们这一代应该摆脱父辈的困境,也就是用国籍交换自由、用国籍获取便利的尴尬取舍。 

一个湖南人,闯过西洋世界,现在安居东瀛列岛。他的身边有日本人老婆,他的生活经历了许多变化。中国古话说,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有相同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才可能有的心灵默契。多国籍家庭最大的烦恼则是心有灵犀一点不通。九哥举例说,中国女人都希望丈夫多吃,长得高大亏魁梧,更象男子汉。但日本老婆生怕丈夫吃得太多,得生活习惯病。所以,九哥每顿饭只能吃八分饱,想多吃就会被抢掉饭碗。九哥嗜好吃花生,但在日本老婆管制下,一天只能吃三颗。日本人做菜不放油、不放盐、不放酱油,这对吃惯麻辣,口味颇重的湖南人意味着生活的惩罚。 

中国人之间相处比较随意,一个电话就能呼朋引伴,但日本人相会要提前几天预约,即使家人也如此。中国人豪爽,上门即是客,来客人一定要请便饭,但日本人没有请客吃饭的习惯。九哥回忆说,与第一个日本老婆的家人见面时,只吃了一碗拉面。结婚后,去岳父母家里玩,往往也是自己带了便当去,日本人一般没有意识为客人专门烧一桌菜。九哥的体会是,在中国是亲戚近朋友远,在日本是朋友近亲戚远。比如来日十年,九哥已给中国的家人寄出至少3000万日元,但没有给过日本人亲戚一分钱。日本人在钱财方面分得清清楚楚,不会要你一分钱,也不让你沾一分光。 

多国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身份,同时又有不少令人难尴的心理感受。九哥1983年出国,四海漂荡20余年,其实已算不上一个标准的中国人了。九哥回中国,觉得环境太吵,口味太浓,社会变化太快;在日本,又觉得汰清淡,太寂静。九哥说自己在中国,犹如一个会讲中文的外国人,定居日本,也是一个外国人心态,总抱有一种临时歇脚的感觉。九哥旅日10多年,组织了四个家庭,搬过5次家,至今在修理房间整理草坪时,都会责问自己能在这里久住吗?九哥说,多重国籍使自己找不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的感觉,心里永远在憧憬着另外一个地方,是不着边的过客,是挂在树上的藤,飘来飘去。九哥的院子里种有豆角,一天他发现豆角的根断了,但枝叶吸收着空气中的氧气和养分,依然活着,竟然还长出新的豆角来,真是奇迹。九哥说,我们这样的人就象这豆角,没有根也能活,生命力顽强。 

多国籍家庭对孩子而言,不无好处。孩子从小跟九哥学拉琴、学英语、学电脑,5岁就会上网装软件,他去幼儿园时把老师都惊呆了。由于生在多国籍家庭,九哥不看重培养孩子的文化个性,而重在让他们掌握面向未来的社会通用的技能。他将为孩子创造一个接受完整英语教育的环境,让孩子在国际化社会里自由飞翔。 

九哥总结道:国籍不是文化代码,不是生活保障,只是一张用于出入的通行券,是纯粹的pastport。我虽然持挪威国籍,为我走遍世界提供了无尽的方便,让我到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没人斜眼看我,但我在心理上一点也没有挪威。九哥说,多国籍的作用,可以用我跟入管官员的对话来形象地描述:在入管局,官员看到我这个中国人总是拉着一张长脸。我把护照递进窗口,官员的长脸马上放宽。官员说:您是挪威人啊,我还以为是中国人呢。我说:你没认错,我就是中国人。官员会陪着笑脸说:中国人也有好人啊。 
…… 
社会发展到今天,国际化社会将催生更多的国际婚姻家庭。种族融合,文化融合,乃至国家融合都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多国籍华人家庭已经很普遍了,他们的感受和经验早已超越了单一文化圈内的通婚事实,具有更加多样的可能性。在国际化社会,在地球村里,国籍就如户籍一样,只是一种外加的身份符号,却不能规定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拥有的多元化内涵。国籍不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