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第一次冲击
Name: 4楼Date: 2010-07-31 10:49:20Email: Homepage: 
第一次冲击:东京展会上的贴牌“意大利”“德国”国产琴 

丹尼受到的第一次冲击,是在90年代末的东京乐器展览会上。 

那是丹尼到日本后第一次参加东京乐器展览会。丹尼提琴的展位左边不远有一家北京的公司,而在右面不远是一家欧洲公司。丹尼路过时随便看了一眼北京公司的琴,觉得琴的做工相当的不错,而且价格极其便宜(约200多美金);而欧洲那家公司的老板拿了把琴到丹尼展位,问丹尼是否有兴趣为他们在日本作代理,价格是约2000多美金。丹尼一看,傻眼了,因为这家欧洲公司拿来的提琴,与北京那家公司的,几乎一模一样。丹尼立刻知道了其中之奥妙。为了确认,丹尼来到那家欧洲公司,把他们贴着“意大利”“德国”商标的琴、以及打着“法国”印章的琴弓统统看了一遍。这家公司的琴弓,要卖1600美金一把。丹尼拿出800美金,对那位老板说:“给你800美金,买你一支弓子,和这支弓子的情报。这弓子,哪里做的。”那位老板犹豫再犹豫,但就在丹尼打算把钱收进钱包的瞬间,他屈服了。 

他举起弓子递给丹尼,很不情愿地说:“Made  in  Asia.” 

“So  are  all  the  violins?”丹尼问, 

“That,I  can’t  tell  you.”那位老板说。 

“You  just  did.”丹尼得到了他想要证实的情报。 

虽然过去在挪威时,丹尼的师傅也从德国买过贴德国牌的中国琴,但在一个国际性的展会上,一家有模有样的欧洲公司,公开贩卖贴牌中国琴,在那个年代,这种震撼,不能不说是巨大的。 

回到名古屋,丹尼写了一篇文章(日语的),文章的结尾,他这样说:“再过10年,20年,也许在中国的某个地方,会变成世界提琴的制造中心。在那里,制造世界各国的提琴。” 

请记住,丹尼在讲这句话的时候,是90年代末。那时候,可能还没有泰兴,准确地说,是绝大多数泰兴人民还没有看见过小提琴。 

学人 

Reply: 第二次冲击
Name: 5楼Date: 2010-08-01 07:50:27Email: Homepage: 
第二次冲击“Made  in  China  的意大利小提琴” 

  -------广州工崽的琴,100美金卖给了美国人,琴转了几次手后,贴了意大利商标10000美金卖到了日本 

  那是在2000年代初,有一位叫爱子的顾客到我名古屋琴店来修琴。打开琴盒一看吓了我一跳,因为那是一把10来年前我亲手教我国内的一位农家孩子做的琴,琴的指板下面和琴头弦槽里都依稀留有我画的铅笔印。那把琴我反复叮嘱过我徒弟留着当样板,怎么给卖了呢?不过,我还是很得意地告诉爱子小姐这是我一位中国徒弟做的琴。可爱子一听不乐意了,说她花了120万日圆买的意大利大师做的琴怎么可能是我的中国徒弟做的呢?我斜着琴身的f孔朝里一看,果不然,里面的商标清清楚楚地印着Antonio  fecit  Cremona的字样。等顾客走后我立刻打电话问了我那位徒弟,问他为什么把样板琴给卖了?卖给谁了?卖了多少钱?他的回答是:“有一家美国公司肯出100美金的大价钱,正好家里过年等钱用,所以就给卖了。” 

  2003年我在好莱坞写《提琴夫人》的电影剧本时曾在一次学术会上随便讲起了这个故事:“我的一个徒弟,一个中国农民的孩子在简陋的作坊里辛辛苦苦做了一把提琴,100美金卖给了美国人。而这把琴转了几次手后,贴了个印着意大利名字的商标10000美金卖给了我的一位日本顾客。”  想不到一散会就有两家公司问我买我“意大利小提琴Made  in  China”的故事。有一家公司甚至具体到想跟我去拍电视记录片,说是先去日本找到爱子,然后带着爱子去意大利寻找她崇拜的提琴制作大师,查无此人后再追踪到美国,最后让爱子穿着她漂亮洁白的高跟鞋踩着肮脏的烂泥走进中国农村我徒弟的小作坊里,去见我那满头大汗光膀子光脚只穿了条小裤衩干活的大徒弟。我当时还真动了下心,要不是考虑到行业内的一些问题,可能大家都从电视里或者电影院看到了这个既搞笑又伤心的故事。 

        当然,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而今天,这样的事情天天处处都在发生。 

  丹尼 

Reply: 第三次冲击
Name: 6楼Date: 2010-08-02 16:31:24Email: Homepage: 
第三次冲击 

-------日本人为中国人创建中国品牌 

90年代末,丹尼头一次在东京乐器博览会上看到一家欧洲公司卖贴欧洲牌的中国琴的时候,吓了一跳,觉得很不正常,还写了篇文章。但在短短的几年,这种现象变成了行业里的正常现象。 

丹尼第二次参加东京乐器展是在2000年代初。在日本的《中文导报》有这样一张图片新闻,图片下有这样的文字解释:“今年的东京乐器展,有40多个国家参展,而40多个国家卖的都是中国琴,有些甚至是展位连在一起的两个国家两个品牌,卖的却是同一家中国工房的琴(丹尼注:此处应该加上‘贴着外国商标的中国制造的提琴’)。而中国参展的厂商一家也没有,也没有一个中国品牌。但是,却发现仅仅有一家日本??有限公司,公开贴着Made  in  China在销售,而且在说明书里,有中国制作师的名字……”  

这件事情也给了丹尼很大的冲击。当全世界都在从中国廉价购入,贴上自己的牌(许多都是在中国的工厂里就帮外国人贴好了的),以高价售出;当绝大多数中国的厂家,都心甘情愿挣小钱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时候,却有一个日本人,敢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公开贩卖中国人的名字。但现实是残酷的,那位日本先生这种大无畏的做法,在日本业界是很难行得通的。即便这位日本同志有着三头六臂,能在日本为中国琴拼下一遍江山,但与中国人长期合作,又谈何容易! 

我们自己最知道,中国人是属于世界上最最难以长期合作的群体。给你的样品都是好的,等一下定单货就不对板了。或者你守在中国加工厂做的东西都是好的,只要你一离开就不知道出来的是什么东西了?还有就是你头一批货还没开始卖,国内的合作厂家就要提价了。你不加价,不是你的货到别人手里去了,就是厂里刚学了点本事的工人跳槽了。 

尤其是,这种现象不仅仅限于小提琴制作业,中国各行各业好像都一样,眼光短浅,唯利是图。 

但是,这位日本同志的努力,的确给了丹尼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虽然丹尼在不断提醒自己,“我已经不是中国国籍,中国的问题,不关我的事情。中国人麻烦,应该坚持自己的既定方针,继续躲得离中国人越远越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就是放不下这件事情。莫非,换了国籍的丹尼,仍然有着一颗(也许是半颗)中国心?! 

续 

Reply: 第四次冲击
Name: 7楼Date: 2010-08-05 08:19:04Email: Homepage: 
第四次冲击 

-------当做琴如同做板凳 

在一个小提琴论坛上有位网友这样写到:“我从小就对提琴感兴趣,我崇尚它精湛的工艺和它优美的声音。所以,当我知道中国制造的提琴已经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时,我在感到骄傲的同时也觉得讶异。凤凰卫视有一期关于中国提琴的专题节目,记者在我国最大的提琴制造厂采访生产线上的工人:制造提琴很难吧?工人的回答使人大吃一惊:‘不难,比做我们家的小四角櫈还容易。’当小提琴制作比做小板凳还容易的时候,当修鞋补胎的师傅都在制作小提琴的时候,我不知道它还是我心目中的艺术品吗?” 

看完这位朋友的发帖,我叹了口气。做琴,对于有些人来说,是艺术,是工艺,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其实就是做小板凳。或者说还不如做小板凳。 

我的一位琴做得不错的同行告诉我,他曾经过某乡镇的一家拖鞋店,在店门口有位中年偏上的妇女坐在店门前的一张小板凳上,用一张四方骨牌凳当工作台,在刻琴头。她刻几刀,便把琴头沾点水。我那同行看不过去,说了句:“沾水不太好吧?”你猜那妇女怎么说:“这个你就不懂了吧。这样好,这样快。” 

琴头木头,好不容易干了几年才定型,却又把它弄湿,你说这样的琴头能不变形吗? 

据说在祖国的某些地方,做琴的人很多,无论老爷爷老奶奶还是一边做着土布鞋一边刨着提琴面板的家庭妇女,都在以几块钱、几十块钱一件的价格加工零部件。而这些琴经过组装后,又被除去材料费加工费加上微薄的利润,以数百元的价格巨量卖给外国人。于是,中国琴成了“廉价”的同义词。中国人的名字成为“廉价”的名字。中国的许多有才华有志气的手工制作师的琴,再也卖不到应有的价格,无论自己的琴做得有多好,都无法跟“小板凳”们抗衡。许多人的手工琴,也只好不贴自己的名字,卖几个辛苦钱给外国人,再由外国人换掉配件,补一层油漆,(有的干脆什么都不做)贴上个什么Antonio的名字,再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卖回给中国人。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