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y: 《录音监制是什么?》
Name: 成丹Date: 2011-01-11 09:36:40Email: Homepage: 
2,《录音监制是什么?》 

世界上没有人不知道乐团要有指挥,也没有人不知道拍电影要有导演,却几乎没有人知道录音要有“监制”。也因此,问题出现了。什么问题?演奏家和录音师之间的沟通问题。原因是演奏家和录音师都有自己不可逾越的技术和艺术原则。 

比如演奏家录制一首吉普赛人的“查尔达斯舞曲”或者是“流浪者之歌”,演奏家在某些地方拉出有带嘶哑金属的声音,以及可能做出一些突强突弱的表情。而这些东西对于录音师来说可能就是大忌。录音师会非常“好心”地运用自己“高超的技术”把那些“不好的声音”过滤掉。使得成品优美动听。而当演奏家听到成品时,会突然发现自己像是只被剪掉爪子的凶熊,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大熊猫。你说那演奏家能不气愤吗? 

其实,同样的事情也天天发生在小提琴家和小提琴制造师之间。因为,对于“好的声音”,演奏家和制作师往往在概念上就不同。当一位小提琴演奏家觉得自己的琴的声音不对,去找制造师调琴,问题也往往会发生。因为,制作师往往调不出演奏家想要的声音,如果不是越调越遥远的话。这便是我工作特别繁忙的原因。因为我自己是拉琴出生,其实现在有时还在拉,所以我最能理解每一个不同的演奏家需要寻找的是什么样的声音。 

同样,如果让我来担任小提琴录音的监制,其实就是相当乐团的指挥或者电影的导演,在充分理解演奏家的所求之后,配合录音师操作录音设备录制和还原演奏家心里所想的、所需要的艺术作品来。 

一场好的音乐会,必须要有好的作品,好的乐队,好的指挥。 

一部好的电影,必须要有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好的导演。 

一张好的小提琴独奏CD,必须要有好的曲目,好的演奏家,好的录音条件和设备,好的录音师,和像我一样好的录音监制。 

Reply: 小提琴特别难录的原因之一
Name: 成丹Date: 2011-01-12 09:36:20Email: Homepage: 
3,小提琴特别难录的原因之一 

小提琴特别难录的原因之一,就是小提琴的高频区辐射范围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且辐射范围很窄。这个麻烦中提琴是基本没有的。中提琴虽然看上去和小提琴差不多,只是体积大一点,但它整个音区比小提琴低一个纯五度,(比大提琴高一个纯八度)。在中提琴的这个音区内,中提琴发出的声音的辐射范围没有太明显的方向性。这对于传声器的定位不要求那样精确。 

大提琴呢,比中提琴麻烦,虽然在200Hz以下的音域辐射基本没有方向性,但从200Hz开始辐射就开始有方向性了,到高频区,声音的辐射还会分为两股,朝斜下方和斜上方。大提琴在一定的音域,比如300Hz时,背板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共振,这将使得声辐射的方向和能量有突然的变化。大提琴最要考虑的还有地板的发射声。不同的地板反射的能量和质量都不同。比如水泥地木板地的反射比较强烈,而用地毯反射会少而柔和一些。这要根据录音环境和曲目的需要以及演奏家的喜好临时调整。 

但无论大提琴录音是如何之难,都是无法跟小提琴录音相比的。小提琴录音,前面讲到就是在高频区的方向性强,窄。这使得传声器的位置很难确定。小提琴和大提琴还有不同的,是小提琴弓与琴弦接触时的碰撞杂音很容易被听见。在大厅里由于距离和混响,使得杂音消失,听到的都是很cool的音头。但录音就不同了。如果传声器离小提琴太近,录出来的声音就会是噼里啪啦的。如果传声器离小提琴太远,录出来的声音就会太空、虚、缺乏现场的亲切感,更要紧的是如果传声器摆得太远,就很难扑捉到小提琴高频狭窄的辐射区内最好的声音,加之如果那位演奏家一激动不断左右上下cool摆动的话。第三是如果传声器离小提琴太远,在小的录音棚里(或者教室里,厅里),就可能拾到太多的混响音。那样的效果拉慢曲目还行,一旦演奏特快的曲目,就会含糊不清,听起来有可能误以为是演奏家技术不够力不从心。 

所以说,录制小提琴,除了跟小提琴家打交道难以外,还从技术上有比录制唱歌和其他中频区域的音乐更特殊的难点。 

Reply: 谈谈小提琴独奏的立体声录制
Name: DanielDate: 2011-01-15 09:01:56Email: Homepage: 
谈谈小提琴独奏的立体声录制  

4,  什么是立体声?  

“立体声”这个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日用名词,可能连许多音乐专业工作者都难以正确解释其内容。  

立体声和单声道这两个名词在我国的最早频繁出现,是在1970年代末大量走私立体声收录机(两个喇叭,或者四个喇叭的那种)大量涌入大陆的时期。当时,很少有人知道立体声与单声道的区别在哪里,只知道单声道一个喇叭,立体声两个喇叭。这样的理解对不对?,回答是又对又不对。一个喇叭是绝对不可能形成立体声的,但即使有两个喇叭,如果原声带是按单声道录制的,出来的也就是单声道的声音。那等于是同样的声音从两个喇叭里出来。当然,如果问立体声和单声道从听觉上有什么不同?许多人都会有同样的回答:“立体声清晰,单声道浑浊。”这样的回答,是令人满意的。但如果追问:“为什么立体声清晰,单声道浑浊。”那么一般人就回答不上了。其实,回答起来很简单,但要理解,就要花时间了。那么,我先回答一下,免得说我卖关子。“立体声听起来清晰,单声道听起来浑浊”,是因为立体声有声像,而单声道没有。不管你懂不懂,以上就应该是最好的回答。那么,什么是声像?让我们进一步来解释。  

比如我们坐在音乐厅里听交响音乐会,如果我们的位置比较好,是坐在前后左右都当中的地方,那我们可以清晰地辨别小提琴组在我们的左边,大提琴组和贝斯在我们的右边。如果是听独唱独奏,坐在中间位置的听众,会感觉演唱演奏者在我们的前面,而如果坐在最靠左面的位置,会觉得演唱演奏者在自己的右边,而如果坐在相反位置最靠右边位置,会感觉演唱演奏者在自己的左边。  

人有能力辨别声音的方向,也就是“声像”,因为人有两只耳朵。如果人只有一支耳朵,就很难辨别声音的方向了。为什么?因为声音的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是有需要时间的。而声波从某一个地方传到我们的左耳和右耳时,是有时间差的。比如声音从左边来,那么左耳会先听的,然后才是右耳。就是这么是细微的时间差,我们的两只耳朵会把接收到的不同信息传达给大脑,而由大脑做出声源方位的判断。据说猫头鹰,就是用耳朵来判断猎物的精确位置的。  

简单说,我们坐在音乐厅里,能判断不同乐器发自不同的方位,那就是立体声。那样的声音,当然是清晰的。(事实上,在大自然里,我们一直都处在立体声的环境里。)但如果有一天我们去听音乐会的路上堵车,到完了,我们只能从门缝里,或者门的钥匙孔里听到音乐厅里的声音,而且只能侧着身子用一只耳朵听,那我们听得就是单声道。因为所有的声音都从一个钥匙孔里发出,你无法辨别哪种乐器来自哪个方位。那样的声音,听起来无疑是浑浊的。那么,我们现在知道了,为什么一只耳朵,或者一个喇叭,不可能产生立体声。因为立体声必需要有两只耳朵各自接受,或者两个喇叭各自发出不同方位声源的时间差。  

单声道的录音,就是把所有的乐器录制在一个声道上,再生的时候所有的乐器都来自一个方位。所以,这样的音乐,用留声机,收音机,老式的电视机,一个喇叭使用。而立体声,是在录音阶段,就采用双声道或者多声道的录音技术,将不同乐器的不同声像记录下来,在再生的时候重现音乐演奏的临场感。而再现这样的录音制品,必需用双声道或者多声道的播放器,用双扬声器或者扬声器群,以及一定条件的空间,或者用立体声耳机。 

以上讲的立体声效果,是声源传到左耳和右耳的时间差造成我们对不同声源的不同定位(声像)所产生的。除了时间差立体声,还有另外一种没有时间差,但由左右声道的强弱移动(声级差)造成的声像移动。简单解释说,就是如果是单声道录了一个小提琴的声音,在用双声道播放时,两个喇叭出来的音量应该是一样大的。所以我们的耳朵听起来,声音来自中间。如果人为地把左边的喇叭音量增大,那么我们的耳朵会感觉声音在往左边移动,而且随着左边的音量不断增大,声音的位置也跟着不断往左移动。反之如果右喇叭音量增大,声像就会往右边移动。 

这是一种人为的电平定位法。任何一个录音师,在哪怕最小的专业调音台上都可以完成。比如一个声道主要录制小提琴的声音,另一个声道主要录制钢琴的声音。如果再生的时候,觉得小提琴和钢琴的声像都在中间粘在一起了,想分开一些,那只要把调音台上的左声道的pan往左边拧,右声道的pan往右边拧,拧得越多两个乐器的位置分得越开,一直调到满意的位子为止。 

从听觉上说,时间差立体声比较有空间感临场感,比较有活力和生动。而声级差立体声虽然死板一些但定位更加准确,如果录音师是一位非常高明而有经验又精益求精的人的话,在制作强弱立体声定位时,再模拟现场分别为左右声道加入不同时差的混响,那将会使得人工制作的立体声更加活泼逼真。 

我本人曾经分轨道录制过四重奏,就是先在调音台上把四个轨道的声像都确定。虽然在录制每一件乐器时,演奏者是在同一个位置,但四重奏再生时却可以明显听到四个不同的声像。只是这样的效果,如果不分别加上有时差的混响的话,那听起来就有点像是看一张平面的画,虽然四个乐器各自在自己明显的位置上,但缺乏一点点纵深立体感。 

讲了一大通,大家应该与立体声有所了解。那么,如何录制小提琴独奏的立体声,的确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如果是录制无伴奏,只有一把小提琴,那就不需要有声像。而从录音的技术上说,立体声录音和单声道录音出来的声音,即使只用一个喇叭再生,听起来也是很不同的。而且当今的录音制品,已经很少有人用单声道录制。那么,用立体声的录制技术,在录制小提琴无伴奏作品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呢?接着是用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小提琴独奏钢琴伴奏与小提琴钢琴奏鸣曲又有所不同),要注意那些问题?录制小提琴与钢琴合作的作品,采取双轨一次录制,和采取多轨分别录制的好处和坏处。与乐团合作录制现场的问题等等,等下一回和大家一起来慢慢探讨。